当前位置: 首页精彩贵阳贵阳历史历史典故

纪念塔:那不能忘却的纪念

发布日期:2021-01-26 10:13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纪念塔是贵阳一个人尽皆知的地名,位于贵阳市南明区瑞金南路、新华路、市南路、青云路的交汇处。然而,知道“纪念塔”是为纪念贵州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而建立的人并不多;更鲜有人知道,纪念塔全名叫“国民革命军第一百零二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那么,让我们来回忆这段历史。国民革命军102师主要由贵州籍将士组成,师长柏章辉是贵州遵义人。在抗日战争中,国民革命军102师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7年8月下旬,102师开赴上海,在淞沪会战中参加了苏州河、大场、罗店等战役;同年11月,参加南京保卫战;1938年5月,参加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在距徐州以西84公里的一座山与日寇激战五、六天,歼敌1000余人,敌16师团大佐被击毙,我102师伤亡重大,304团团长陈蕴瑜壮烈牺牲。

1938年7月参加武汉保卫战,配合友军作战,歼敌4000余人,取得”万家岭“大捷,以至在占地的木牌上,友军写下了“向一0二师看齐”的赞语;1938年8月,参加长沙第一次会战,奉命追击从长沙前线后撤的日军,毙敌甚众。

1940年9月,日军12万人第二次进攻长沙,102师担任新墙河的防守任务,日军飞机轰炸,毒气弹肆虐,102师坚守阵地,与敌激战21昼夜。经休整补充后,又投入第三、四次长沙会战,直到抗战胜利。

在长沙第二次会战后,102师撤到湘阴休整补充。为了纪念历次作战牺牲的官兵,柏章辉在师部驻地关王桥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以告慰烈士们的英灵,缅怀将士们的业绩。贵阳各界人士代表和部分烈士家属应邀到会。为了永远不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华、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世代牢记贵州儿女流血牺牲保卫祖国的英雄事迹,与会者纷纷要求在家乡建立一座纪念塔,以资纪念。

这一要求经102师报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批准,由102师派员配合地方政府筹备,决定在黔军将士的家乡——— 贵州省贵阳市大南门外十字路口建立一座纪念塔。

1940年底,纪念塔动工建设,1941年5月落成。塔高10.2米 ,三角菱形,上尖下大,用巨型白绵石砌成塔形,象征着一把锐利的刺刀直刺敌寇胸膛。塔身三面分别刻有碑名“国民革命军第一百零二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下款为“师长柏章辉题”。塔基为正方形,四周有白浅雕花饰围绕。三级阶梯是青石砌成。塔座底部呈台状,台上有石柱,记述了建塔原委;并刻有304团团长陈蕴瑜在徐州战役中壮烈殉国的事迹;几次主要作战经历和各级阵亡将士的名单。

1986年至1994年间,陈蕴瑜、柏章辉等一些将士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复追认为革命烈士,并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1952年,由于贵阳道路改造,将纪念塔拆除,但人民心中的纪念碑却依然耸立,“纪念塔”这一地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分享到:

上一篇:贵阳黔灵东路的往日情景
下一篇:贵阳王守仁路、阳明路的历史由来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